bwin必赢中国官网英语语言文学二级学科
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二级学科代码:050201)
所属学科门类:文学
所属一级学科:外国语言文学
所属培养单位:bwin必赢中国官网、外国文学研究所
二级学科简介:
该学科是我国英语语言文学首批博士点(1981)、博士后流动站(1985),英语教育的重镇,专注于文学、语言学教学与研究,并在传统优势领域基础上,逐步向英语国家区域国别研究、跨文化研究等领域拓展,教学和学术研究始终保持国内一流水平,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在我国英语专业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发挥着示范和引领作用。英语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方向全面开展语言本体研究,引导学生在语用学和认知语言学领域开展研究方面较为突出。同时,注重语言的应用研究,侧重二语习得、英语教学、教材、教师发展等领域。英美文学方向以英美文学史、英美文学各重要发展阶段的特征和思潮为主线,包括英美小说、英美诗歌、西方文论、英语文学与跨文化研究等研究领域,表现出跨学科、跨领域的发展趋势。区域国别研究方向主要包括美、英、澳、加、爱等国别研究以及英语国家区域研究、欧盟研究、国际发展研究等领域,积极参与区域国别学交叉学科建设,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外交战略。
一、培养目标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进一步学习和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理论,增强“四个自信”。
2.遵纪守法,诚信公正,学风严谨,追求卓越;具有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身心健康,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3.在本学科的主要方向掌握系统、扎实的专业知识,熟悉本学科的经典论著、理论前沿和研究方法;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独立从事创新性研究的能力;对本方向某一领域有深入扎实的研究和独到深刻的见解,完成具有一定学术水准的学术成果;在英语教育、对外传播、国际文化交流、外交、国际经贸等领域具有竞争优势和可持续发展的潜力;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英语语言文学高端专业人才。
二、研究方向
(一)博士研究生
1.英美文学,主要研究内容:英美诗歌、现代批评文论、英国小说、美国小说、爱尔兰文学。
2.英美文论与文化研究,主要研究内容:英语文学、文化研究、文类与媒介、西方文论。
3.语言学,主要研究内容:认知语言学、认知诗学、功能语言学、语言学、翻译。
4.应用语言学,主要研究内容:外语教育、外语教师发展研究、外语教材研究、外语读写能力发展。
5.区域国别研究,主要研究内容:美国思想史、美国外交、经济和移民问题、美国媒体与文化、欧盟政治、英国政治与对外关系、爱尔兰研究、英语国家国际发展。
(二)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
区域国别研究(欧洲研究),主要研究内容:欧盟政治、欧盟对外政策、欧盟多层治理、英国政治与对外关系、爱尔兰研究。
三、学制与学习年限
博士研究生学制为4年,最长学习年限为6年。
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学制为5年,最长学习年限为6年。
硕博连读研究生(含硕士阶段)的学制为6年,其中硕士阶段一般为2年,博士阶段一般为4年,最长学习年限为8年。
因创业休学的博士研究生最长学习年限可在学制的基础上延长2年。
博士研究生申请延期毕业者,依据《bwin必赢中国官网研究生学籍管理细则》的相关规定执行。
四、培养方式及主要培养环节
(一)培养方式
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实行指导教师负责和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重点培养博士研究生独立从事学术研究工作的能力,使博士研究生通过完成一定学分的课程学习,系统掌握所在学科领域的理论和方法,重点开展学位论文相关研究工作,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二)主要培养环节及进度要求
博士研究生主要培养环节包括:课程学习、学术活动、中期考核、开题报告、科学研究与学术论文发表、学位论文撰写、学位论文预答辩、学位论文评审、学位论文答辩。必赢中国官网按照学校相关规定制订各环节实施细则,包括时间进度安排、考核要求、工作程序等。
(三)学风建设要求
博士研究生在各培养环节中应严格自律,恪守学术道德,遵守学术规范。必赢中国官网安排系统的、专门的科学道德和学术规范教育课程和活动。
五、学分要求与课程设置
【博士研究生】
(一)学分要求
博士研究生须至少修满16学分。具体要求如下:
1. 公共必修课:4学分
(1)思想政治理论课:2学分
(2)外语/第二外语课:2学分
说明:
(1)符合研究生外语/第二外语免修免试条件者,可免修免试相应外语或第二外语课,并计入总学分。无外语/第二外语基础的博士研究生,可选修学校开设的初级拉丁语、中级拉丁语,记为外语/第二外语学分。
(2)根据《学校招收和培养国际学生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外交部、公安部第42号令)要求,来华留学博士研究生可用中国概况类课程学分代替思想政治理论课学分,用对外汉语课程学分代替外语/第二外语课程学分。
2. 基础理论课:2学分
3. 研究方法课:2学分
4. 专业必修课:4学分
5. 选修课:无学分要求,不计入应修最低总学分
博士研究生可根据学术兴趣和科研需要,选修学校、本必赢中国官网、其它必赢中国官网、其它合作高校开设的课程作为选修课。博士研究生选修的课程,经导师和培养单位认定,可计入成绩单选修课学分,但不计入应修最低总学分。
6. 非学位课程:无学分要求,不计入应修最低总学分
(1)研究生选修学校或其它必赢中国官网或合作高校开设的未列入培养方案内的课程,记为非学位课程,所获学分记为非学位课程学分。
(2)涉及与研究课题有关的专门知识,指导教师可根据研究生特点及论文工作要求,指定研究生选修必要的课程和学科前沿课程,所得学分记为非学位课程学分。
(3)凡欠缺所在学科研究生层次专业基础的,应当在导师和培养单位指导下补修相应课程,所得学分记为非学位课程学分。
7. 学术活动:2学分
学位论文答辩前,博士研究生应参加不少于20次的一级或二级学科的学术活动,包括两次参会宣读论文,开展一次公开学术讲座,以及参加学术报告会、工作坊和学术讲座等活动,每次活动后应当撰写小结,经指导教师签字后自行留存,在申请答辩前提交所在培养单位记入成绩单,计2学分。
8. 科学研究与学术论文发表:2学分
(1)博士研究生入校后,须在导师的指导下,拟定合理的研究计划,积极开展研究工作。毕业前须以“bwin必赢中国官网”为第一署名单位公开发表2篇与本专业研究领域相关的学术论文(本人为第一作者/通讯作者,或导师/本校教师为第一作者,本人为第二作者/通讯作者),其中1篇为CSSCI来源期刊论文,或SSCI、SCI、A&HCI、EI收录期刊论文。
(2)博士研究生进入学位申请环节前,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以“bwin必赢中国官网”为第一署名单位的所有学术论文,均须由培养单位进行学术不端检测。
(二)课程设置
表1:公共必修课、基础理论课和研究方法课
课程 类别 |
课程名称 |
总 学时 |
总 学分 |
开课 学期 |
开课单位 |
公共 必修 课 |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Marxism in China & Contemporary |
32 |
2 |
1 |
马克思主义 必赢中国官网 |
第二外语 Second Foreign Language |
64 |
2 |
1 |
相应语种必赢中国官网 |
基础 理论课 |
英美 文学 |
文学批评理论阅读 Readings in Literary and Critical Theory |
32 |
2 |
1 |
bwin必赢中国官网 |
英美文论与文化研究 |
现代西方文论解读 Understanding Modern Western Literary Theories |
32 |
2 |
2/4 |
外国文学研究所 |
语言学 |
语言学基础理论阅读 Basic Theory of Linguistics |
32 |
2 |
1 |
bwin必赢中国官网 |
应用语言学 |
应用语言学研究 Research in Applied Linguistics |
32 |
2 |
1 |
区域国别研究 |
区域国别学:历史、理论与议题 Area Studies:History,Theories and Issues |
32 |
2 |
1 |
研究 方法课 |
英美文学 |
英美文学研究方法论 Approaches to the Study of Engl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 |
32 |
2 |
2 |
英美文论与文化研究 |
博士学位论文专题研讨 Advanced Dissertation Writing |
32 |
2 |
3/4 |
外国文学研究所 |
语言学 |
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 Research Methodology in Linguistics and Applied Linguistics |
32 |
2 |
1/2 |
bwin必赢中国官网 |
应用语言学 |
文献评价与项目设计 Critical Literature Review and Project Design |
32 |
2 |
1-2 |
区域国别研究 |
区域国别学研究方法 Methodology for Area Studies |
32 |
2 |
1 |
表2: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
课程 类别 |
课程名称 |
总 学时 |
总 学分 |
开课 学期 |
开课单位 |
英美文学 必修课、选修课 |
美国现代派诗歌与中国American Modernist Poetry and China |
32 |
2 |
1 |
bwin必赢中国官网 |
结构主义诗学理论 Structuralist Poetics |
32 |
2 |
1 |
多学科/跨学科视野中的创伤研究 Trauma Studies in Multi-/Inter-Disciplinary Perspective |
32 |
2 |
1 |
文化唯物主义 Cultural Materialism |
32 |
2 |
2 |
伊格尔顿研究 Seminar on Terry Eagleton |
32 |
2 |
2 |
跨国主义美国文学 American Literature: A Transnational Perspective |
32 |
2 |
2 |
爱尔兰文艺复兴与现代主义 The Irish Literary Revival and Modernism |
32 |
2 |
2 |
说明:英美文学中心为英美文学方向的博士生共开设7门课程,其中必修课2门(每一位博士生均以自己导师所开设的1门课程为必修课,同时由导师从余下的6门课程中指定一门作为必修课),选修课2门(在两门必修课之外,博士生可以从其余5门课中选择两门作为选修课)。 |
英美文论与文化研究必修课、选修课 |
英语文学与文化研究 |
美国电影研究 A Study of American Cinema |
32 |
2 |
2/4 |
外国文学研究所 |
西方文学传统研究 A Study of Western Literary Tradition |
32 |
2 |
2/4 |
英语文学、文类与媒介 |
英美短篇小说Anglo-American Short Stories |
32 |
2 |
2/4 |
文学认知 Literary Cognition |
32 |
2 |
2/4 |
英语文学、西方文论 |
文化研究:理论与实践Cultural Studies: Theory and Practice |
32 |
2 |
1/3 |
英美小说文类研究 British and American Genre Fiction |
32 |
2 |
1/3 |
说明:外国文学研究所为英美文论与文化研究方向的博士生共开设6门课程,其中必修课2门(每一位博士生均以自己导师所开设的2门专业研究领域课程为必修课),选修课不限选(在两门必修课之外,博士生可以从其余4门课中根据研究兴趣进行选择)。 |
语言学必修课、选修课 |
文献评价与研究设计 Critical Literature Review and Research Design |
32 |
2 |
1 |
bwin必赢中国官网 |
认知语言学 Cognitive Linguistics |
32 |
2 |
1/2 |
功能语言学 Functional Linguistics |
32 |
2 |
1/2 |
语用学研究前沿 Frontiers of Pragmatics |
32 |
2 |
1/2 |
说明:语言学中心为语言学方向的博士生共开设4门课程,其中必修课2门(每一位博士生均以“文献评价与研究设计”和导师所开设的另一门专业课程为必修课),选修课2门(必修课之外的两门课程作为选修课)。 |
应用语言学 必修课 |
应用语言学前沿 Frontiers of Applied Linguistics |
32 |
2 |
1 |
bwin必赢中国官网 |
社会文化理论与外语教育 Sociocultural Theory and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
32 |
2 |
1 |
应用语言学 选修课 |
研究方法 Research Methods |
32 |
2 |
2 |
外语教材历史与研究方法History of and Research Methods o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Materials |
32 |
2 |
2 |
区域国别研究必修课 |
美国研究 |
美国研究经典阅读与分析 Reading and Analysis of Classic American Studies |
32 |
2 |
1 |
bwin必赢中国官网
|
美国媒体与文化研究 American Media and Cultural Studies |
32 |
2 |
2 |
欧洲研究 |
欧盟治理模式转型 Transformation of EU Governance |
32 |
2 |
1 |
英国政治前沿研究 Research Frontiers in British Politics |
32 |
2 |
2 |
主要英语国家国际发展研究 |
国际发展研究:理论、方法、案例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Theory, Methodology, and Cases |
32 |
2 |
1 |
国际发展前沿研究 Research Frontiers in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
32 |
2 |
2 |
历史上的大国关系 Power Shifts in History |
32 |
2 |
1 |
区域国别研究选修课 |
美国研究 |
美国历史研究 Issues in American History |
32 |
2 |
1 |
国际政治经济学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
32 |
2 |
2 |
欧洲研究 |
欧洲联合的观念与实践 Idea and Practice of United Europe |
32 |
2 |
1 |
主要英语国家国际发展研究 |
政府与国际组织专报写作 Memo Writing for Policy Makers and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
32 |
2 |
2 |
加拿大多元文化研究 Canada’s Multiculturalism |
32 |
2 |
1 |
|
|
|
|
|
|
|
|
表3:学术活动、科学研究与学术论文发表
培养环节 |
总 学分 |
具体要求 |
学术活动 |
2 |
学位论文答辩前,博士研究生应参加不少于20次的一级或二级学科的学术活动,包括两次参会宣读论文,开展一次公开学术讲座,以及参加学术报告会、工作坊和学术讲座等活动,每次活动后应当撰写小结,经指导教师签字后自行留存,在申请答辩前提交所在培养单位记入成绩单,计2学分。 |
科学研究与学术论文 发表 |
2 |
博士研究生入校后,须在导师的指导下,拟定合理的研究计划,积极开展研究工作。毕业前须以“bwin必赢中国官网”为第一署名单位公开发表2篇与本专业研究领域相关的学术论文(本人为第一作者/通讯作者,或导师/本校教师为第一作者,本人为第二作者/通讯作者),其中1篇为CSSCI来源期刊论文,或SSCI、SCI、A&HCI、EI收录期刊论文。 |
【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
(一)学分要求
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须至少修满43学分。具体要求如下:
1. 公共必修课:9学分
(1)思想政治理论课:5学分
(2)外语/第二外语课:4学分
说明:
(1)符合研究生外语/第二外语免修免试条件者,可免修免试相应外语或第二外语课,并计入总学分。无外语/第二外语基础的博士研究生,可选修学校开设的初级拉丁语、中级拉丁语,记为外语/第二外语学分。
(2)根据《学校招收和培养国际学生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外交部、公安部第42号令)要求,来华留学博士研究生可用中国概况类课程学分代替思想政治理论课学分,用对外汉语课程学分代替外语/第二外语课程学分。
2. 基础理论课:4学分
选修本学科硕士研究生全校研究生学术素养通开课1门和博士研究生基础理论课1门,计4学分。
3. 研究方法课:2学分
选修博士研究生研究方法课1门,计2学分。
4. 专业必修课:14学分
选修本学科硕士研究生专业必修课5门、博士研究生专业必修课2门,共计7门,计14学分。
5. 选修课:10学分
选修本学科硕士生专业选修课5门,计10学分。
6. 非学位课程:无学分要求,不计入应修最低总学分
(1)研究生选修学校或其它必赢中国官网或合作高校开设的未列入培养方案内的课程,记为非学位课程,所获学分记为非学位课程学分。
(2)涉及与研究课题有关的专门知识,指导教师可根据研究生特点及论文工作要求,指定研究生选修必要的课程和学科前沿课程,所得学分记为非学位课程学分。
(3)凡欠缺所在学科本科或研究生层次专业基础的,应当在导师和培养单位指导下补修相应课程,所得学分记为非学位课程学分。
7. 学术活动:2学分
学位论文答辩前,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应参加不少于20次的一级或二级学科的学术活动,包括两次参会宣读论文,开展一次公开学术讲座,以及参加学术报告会、工作坊和学术讲座等活动,每次活动后应当撰写小结,经指导教师签字后自行留存,在申请答辩前提交所在培养单位记入成绩单,计2学分。
8. 科学研究与学术论文发表:2学分
(1)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入校后,须在导师的指导下,拟定合理的研究计划,积极开展研究工作。毕业前须以“bwin必赢中国官网”为第一署名单位公开发表2篇与本专业研究领域相关的学术论文(本人为第一作者/通讯作者,或导师/本校教师为第一作者,本人为第二作者/通讯作者),其中1篇为CSSCI来源期刊论文,或SSCI、SCI、A&HCI、EI收录期刊论文。
(2)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进入学位申请环节前,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以“bwin必赢中国官网”为第一署名单位的所有学术论文,均须由培养单位进行学术不端检测。
(二)课程设置
表1:公共必修课、基础理论课和研究方法课
课程 类别 |
课程名称 |
总 学时 |
总 学分 |
开课 学期 |
开课单位 |
公共 必修 课 |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Theory and Practic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or A New Era |
32 |
2 |
1 |
马克思主义 必赢中国官网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Marxism and Methodology of Social Sciences |
16 |
1 |
2 |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Marxism in China and Contemporary |
32 |
2 |
1 |
外语/第二外语Foreign Language/Second Foreign Language |
128 |
4 |
1、2 |
专用bwin必赢中国官网及 相应语种必赢中国官网 |
基础理论课 |
全校研究生学术素养通开课 |
区域国别与全球治理研究前沿 Frontiers in Area Studies and Global Governance |
32 |
2 |
1 |
研究生院 |
语言研究前沿 Frontiers in Language Studies |
32 |
2 |
1 |
文学研究前沿 Frontiers in Literature Studies |
32 |
2 |
1 |
翻译与文化研究前沿 Frontiers in Translation and Culture Studies |
32 |
2 |
1 |
说明:从以上课程中至少选修1门,计2学分。 |
博士研究生基础理论课 |
区域国别学:历史、理论与议题 Area Studies:History, Theories and Issues |
32 |
2 |
1 |
bwin必赢中国官网 |
研究方法课 |
博士研究生研究方法课 |
区域国别学研究方法 Methodology for Area Studies |
32 |
2 |
1 |
bwin必赢中国官网 |
表2: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
课程 类别 |
课程名称 |
总 学时 |
总 学分 |
开课 学期 |
开课单位 |
专业 必修课 |
硕士研究生专业必修课 |
政治研究理论 Theories in Political Research |
32 |
2 |
1/3 |
bwin必赢中国官网 |
文化理论与文化研究 Cultural Theories and Cultural Studies |
32 |
2 |
3 |
现代英国政治史 Contemporary British Political History |
32 |
2 |
1 |
英国宪法与政治 British Constitution and Government |
32 |
2 |
3 |
爱尔兰政治与外交 Irish Politics and Diplomacy |
32 |
2 |
2 |
博士研究生专业必修课 |
欧盟治理模式转型 Transformation of EU Governance |
32 |
2 |
2 |
英国政治前沿研究 Research Frontiers in British Politics |
32 |
2 |
1 |
选修课 |
硕士研究生专业选修课 |
当代英国社会 Contemporary British Society |
32 |
2 |
1 |
战后英国外交 British Foreign Policy in the Post-War Era |
32 |
2 |
2 |
欧洲一体化的历史与政策 European Integration: History and Policies |
32 |
2 |
2 |
英国研究前沿专题 New Issues in British Studies |
32 |
2 |
3 |
bwin必赢中国官网 |
爱尔兰史 Irish History |
32 |
2 |
3 |
表3:学术活动、科学研究与学术论文发表
培养环节 |
总 学分 |
具体要求 |
学术活动 |
2 |
学位论文答辩前,博士研究生应参加不少于20次的一级或二级学科的学术活动,包括两次参会宣读论文,开展一次公开学术讲座,以及参加学术报告会、工作坊和学术讲座等活动,每次活动后应当撰写小结,经指导教师签字后自行留存,在申请答辩前提交所在培养单位记入成绩单,计2学分。 |
科学研究与学术论文 发表 |
2 |
博士研究生入校后,须在导师的指导下,拟定合理的研究计划,积极开展研究工作。毕业前须以“bwin必赢中国官网”为第一署名单位公开发表2篇与本专业研究领域相关的学术论文(本人为第一作者/通讯作者,或导师/本校教师为第一作者,本人为第二作者/通讯作者),其中1篇为CSSCI来源期刊论文,或SSCI、SCI、A&HCI、EI收录期刊论文。 |
【硕博连读研究生】
硕博连读研究生须至少修满44学分:在开始博士研究生学习之前,应按照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要求,修读规定的课程,修满至少30学分;进入博士研究生学习之后,应按照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要求,修读规定的课程,修满至少14学分(免修外语/第二外语)。
六、中期考核
中期考核是研究生正式进入学位论文研究阶段前的一次综合性考核,由必赢中国官网统一组织,重点考查研究生是否掌握较为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能否综合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是否具备一定的创新性研究工作的能力。
博士研究生一般应当在入学后第四学期(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在入学后第六学期)结束前完成中期考核,必赢中国官网根据《bwin必赢中国官网研究生培养工作规定》制定本单位中期考核实施细则。考核内容为思想道德、学术素养、文献研读情况、科研创新能力等。考核结束后填写《bwin必赢中国官网研究生中期考核表》,并附课程成绩单。通过中期考核者,方可进入开题报告环节。中期考核未通过者可按规定申请再次考核,第二次考核仍未通过者予以肄业。
七、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是为论证、审核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及内容而举行的专门报告会,旨在监督和保障学位论文质量,由必赢中国官网统一组织。博士研究生一般应当在中期考核结束后六个月内完成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达到规定的学分(博士研究生学术活动、科学研究与学术论文发表学分可在申请答辩前获得)、论文选题和开题报告书提交导师审阅同意后,方可申请参加开题报告答辩。开题报告的主要内容应包括文献综述、选题背景与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难点、预期成果和可能的创新点等。
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应当以学术活动方式至少在二级学科范围内公开进行,并由开题报告审核小组审核,填写《bwin必赢中国官网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审批表》。
开题报告通过者,方可开始撰写论文。开题报告未通过者可按规定申请再次开题,第二次开题仍未通过者予以肄业。开题报告通过者如因特殊情况提出变更学位论文选题,应重新举行开题报告会。
八、学位论文撰写
学位论文是进行学位评定的主要依据。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应当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学位论文研究工作,相应形成的创新成果应当以学位论文的形式完整呈现。学位论文研究的实际工作时间一般不少于一年。
1. 学位论文使用语言:原则上用中文撰写;使用外文撰写者,须提交国际知名大学、研究机构同行专家的匿名评审意见。
2. 学位论文必须符合学术规范和学术诚信要求,具体要求见《bwin必赢中国官网研究生学位论文与书写格式的基本要求》的相关规定。
3. 学位论文字数:用中文撰写,字数为8万字以上;用外文撰写,字数为5万词以上。
九、学位论文答辩
博士研究生全面完成本学科培养方案规定的各个环节,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学位论文,提交论文终稿,经指导教师以及论文评阅人同意,方可申请答辩。如论文题目出现重大修改,应重新开题后方可申请答辩。学位论文的答辩程序按照《bwin必赢中国官网硕士、博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执行。
为保障论文质量,严把论文质量关,博士学位论文需在正式答辩前3个月通过学位论文的预答辩。博士学位论文均应参加匿名评审。具体要求见《bwin必赢中国官网硕士、博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和《bwin必赢中国官网研究生学位论文匿名评审办法》的相关规定。
十、课程描述
【博士研究生】
(一)基础理论课
英美文学
文学批评理论阅读
本课程旨在提高博士研究生阅读、理解当代文学理论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理论思辨能力,以及实际批评能力。本课程将采取集体授课的形式,由博士生导师指导学生详尽阅读和探讨14部具有代表性的文学和文化理论著作,并对这些名著进行重新解读和阐述。由于这些作品基本涵盖了当代文论的各个重要流派,包括新批评、结构主义、解构主义、精神分析批评、西方马克思主义、后殖民理论、文化唯物主义、新历史主义、生态批评以及近年出现的新经济学批评,因此,这种深入阅读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现当代文论的发展态势和理论内涵,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理论意识,为学生深入研究现当代西方论文和分析英语文学奠定了深厚的基础。课程要求至少一次口头报告,完成一篇中文8000-13000字的研究性论文。
英美文论与文化研究
现代西方文论解读
本课程通过讲解20世纪以来的重要文学理论,研读重点理论文本,使学生了解文学理论与方法的基本发展脉络,掌握阅读文学理论的基本工具,培养学生的理论视野与方法意识。教学内容涉及苏俄形式主义、新批评、阐释学、接受理论、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叙事理论、心理分析、西方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文化研究等文学理论流派。每个单元在介绍该文论流派的发展脉络和核心观点的基础上,选择相关理论文本,要求学生对其进行仔细阅读和认真思考。课程采取教师讲授、学生报告和讨论相结合的授课方式。每个学生做读书报告至少2次(或每学期根据修课人数确定)。考核方式包括课堂讨论、读书报告、课程期末论文等环节。
语言学
语言学基础理论阅读
本课程旨在提高博士生阅读、理解语言学基础理论的能力。本课程将采取集体授课的形式,由博士生导师指导学生详尽阅读和探讨经典语言学理论著作,并对这些名著进行重新解读和阐述。由于这些作品基本涵盖了理论语言学的主要分支领域和重要流派,因此,这种深入阅读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现当代语言学理论的发展态势和理论内涵,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理论意识。课程要求学生参与一次口头报告,完成一篇中文6000字以上的研究性论文。
应用语言学
应用语言学研究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应用语言学研究发展历程、主要领域、前沿问题和视角。内容包括“应用语言学发展史”、“应用语言学主要领域与前沿问题”,具体包括语言与认知、语言与社会、语言与教育、语言与人工智能四个领域,以及“应用语言学研究案例”。课程采用教师合作讲授、课堂讨论、小规模课题实践相结合的授课方式,要求学生系统把握国内外应用语言学研究的发展状况和主要脉络,深刻理解语言与认知、语言与社会、语言与教育、语言与人工智能的关系以及相关核心问题和前沿问题,为理解并规划领域内研究课题做好准备。
区域国别研究
区域国别学:历史、理论与议题
本课程旨在梳理区域国别学的历史和理论,理解其交叉学科的特点和研究方法。课程内容包括学科历史与理论、世界主要区域研究议题两个模块。前者探讨中国区域国别研究理论,外国语言文学、政治学、历史学、管理科学与工程、数据科学等学科有关区域国别研究、全球化与全球治理研究的理论和方法,中外区域国别研究发展的学术史等问题。世界主要区域研究议题讨论北美、欧洲、俄罗斯中亚东欧、东亚、西亚、南亚、大洋洲、非洲、拉美等区域及其主要国家研究的主要特点与前沿问题。课程采取教师讲授和讨论相结合的授课方式;要求学生阅读相关领域的经典著作,参与讨论。考核包括课程论文以及读书报告、课堂讨论与报告等环节。
(二)研究方法课
英美文学
英美文学研究方法论
本课程旨在提高博士生娴熟地运用当代文学理论从事具体研究的能力,帮助学生提高鉴赏经典文学文本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理论思辨能力,为博士论文的撰写打下比较坚实的理论基础。本课程将采取集体授课的形式,由博士生导师指导学生详尽阅读和探讨14部文学和文化批评名著,这些名著涵盖了现当代文论的理论原则和批评方法,可以引领学生掌握现当代文学理论的要义,示范文学批评的实际操作过程。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重点讲解和分析其中的文学批评案例,并指出其中的优点和局限性,展示当代文学研究的具体方法,这既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和运用当代文论,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评意识,提高其文本分析能力。课程要求至少一次口头报告,完成一篇中文8000-13000字的研究性论文。
英美文论与文化研究
博士学位论文专题研讨
本课程旨在培养博士研究生从事学术研究的核心技能,在鼓励问题意识和批判性思维的基础上,帮助使学生了解博士论文的重点要素,以论文写作实践为引领,结合深入思考和拓展性阅读,为博士学术论文的撰写奠定基础。教学内容包括问题意识的培养与学术研究题目的选择、文献资料的搜集、阅读和筛选、论文写作的观点表达与论证方式、论文的内容组织与框架设定、论文写作的学术规范等。授课方法是专题讨论与论文写作实践相结合。教学要求学生以问题为引领,主动思考,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认真完成各项论文写作实践。考核方法包括课堂主题报告、文献检索以及论文写作等。
语言学
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研究的认识论基础、设计原则和基本方法与步骤,掌握实证研究(量化和质性)数据收集和分析的主要方法。教学内容分为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两部分,量化研究部分包括问卷调查、实验研究和语料库研究的设计与实施,质性研究部分包括质性研究的认识论基础、人种志研究、现象图析法、个案研究法、叙事探究法和质性访谈的设计与实施。课程采取教师讲解、案例分析、课堂报告和讨论与学生练习相结合的授课方式;要求学生掌握量化和质性研究的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并能够批判性地分析和评价相关研究的研究设计和方法。考核方式包括课堂讨论与报告、平时练习成绩与课程期末论文成绩等环节。
应用语言学
文献评价与项目设计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通过定期汇报、交流理论研读、实证文献评价,特别是最新领域发展成果分析,深刻领会、把握领域相关理论和方法发展前沿,并在此基础上深入交流、反思和改进各自研究课题设计(包括选题、设计思路和存在问题)。内容包括相关领域最新成果的评价和自己课题进展汇报。课程形式为研讨会,以学生汇报、相互提问、教师点评为主,要求学生用心细读文献、为每一次的汇报、提问、评价和参与讨论做好充分准备。课程采取平时准备投入、参与讨论和反思日志以及读书汇报质量综合评价方式。
区域国别研究
区域国别学研究方法
本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区域国别研究常用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并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完成研究设计。本课程包括以下三部分内容:(一)区域国别研究的要素和主要步骤,包括选题、文献综述、田野调查、理论应用、概念化、数据分析等。(二)对比研究、案例研究、因果关系、过程追踪、一致性研究、话语分析、内容分析等质性研究方法。(三)描述性统计分析和推断性统计分析等定量研究方法。并注重语言文学、政治学、历史学、经济管理、法学等学科理论、方法在区域国别研究中的应用路径。课程采取教师讲授和讨论相结合的授课方式;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区域国别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完成一项研究设计。考核包括课程论文及读书报告、课堂讨论等环节。
(三)专业必修课、选修课
英美文学
1. 美国现代派诗歌与中国
本课程讲解20世纪美国现代派经典诗人的代表作品,以及他们与中国的关系。主要包括庞德、艾略特、斯蒂文斯、威廉斯、摩尔、斯奈德、金斯堡等人的代表性作品。课程将使用比较文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深入挖掘作品中对中国文学和文化的引用、借用、挪用,解释其中的暗指、用典等现象。课程强调研究性和学术性,着重于研究方法和研究选题,既阅读文学作品,也阅读批评文献,从批评文献和经典案例中,学习如何选题、如何研究、如何构架论文、如何深度挖掘题目的内涵,从而达到创新的目的。课程培养批评意识,提高独立思考能力,不仅通过作品了解整个历史时期的演变与发展,而且提升学术论文的撰写能力。课程要求至少一次口头报告,完成一篇中文9000-13000字的研究性论文。
2. 结构主义诗学理论
课程介绍结构主义诗学理论基本要义。以结构主义语言学为起点,围绕文学“形式主义想象”核心思想,课程讲解俄国形式主义、法国结构主义、美国小说修辞叙事理论基本要义,辨析各流派对文学形式要素、结构原则的认识异同。同时,选取结构主义批评家广泛关注的文学作品,课程讲解理论在阐释实践中的运用,以此强化学生理解理论要义。课程涉及的理论家有索绪尔、雅克布森、什克洛夫斯基、普洛普、托马什夫斯基、雅可布森、托多罗夫、巴赫金、热奈特、布思。课程注重从理论原典中理解概念与术语的内涵;同时,关注理论在具体阐释活动中生发的新意,引导学生了解结构主义诗学理论的内部差异以及发展动态。课程目的在于帮助学生了解文艺学基本理论,引导学生把握文学形式研究基本原理。课程要求学生完成一次口头报告,一篇8000-13000字(中文)的研究论文。
3. 文化唯物主义
本课程以英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的重要分支——文化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批评实践为主要讲述对象。自从文化唯物主义在20世纪80年代初兴起以来,它已经在文艺复兴研究、特别是莎士比亚研究领域成为正统的批评方法。然而,本课还将适当拓展文化唯物主义的研究范围,使维多利亚时代的若干小说和戏剧也成为考察对象。除了探讨文化唯物主义的思想源流、理论范畴以及它与美国新历史主义之间的异同之外,本课程尤为注重讲述它具体的批评方法。本课程将以文化唯物主义批评名家乔纳森·多利莫尔、艾伦·辛菲尔德等人的代表性著作为案例,分析和阐述文化唯物主义的具体操作方式,展示其如何分析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从而引导学生自觉地和娴熟地运用其理论框架去分析英美文学作品。课程要求学生完成一次口头报告,完成一篇8000-13000字(中文)的研究论文。
4. 多学科/跨学科视野中的创伤研究
本研讨课立足哲学、心理学、文学、文化研究多学科/跨学科视野探讨创伤研究。创伤源于现代性暴力,是现代文明暴力本质的征兆,具有入侵、后延和强制性重复三大本质特征。作为一门多学科/跨学科研究课程,本研讨课立足于阐释现代文明大背景下人的生存状态、人的存在价值与意义,剖析现代化环境下个体人、群体、种族的存在危机等。本研讨课将于多学科/跨学科知识视野中梳理、建构创伤研究理论体系。本研讨课将主要依照以下几条知识脉络循序渐进地探究创伤研究理论体系:哲学视野中黑格尔、柯杰夫、萨特、列维纳斯等从自我与他者的辩证关系出发,对暴力和创伤进行拷问;心理学视野中弗洛伊德、费伦奇、亚伯拉罕、托罗克、温尼科特、梅拉尼·克莱恩的心理创伤研究;文学、文化研究视野中范侬、霍米·巴巴等的后殖民文化创伤研究,耶鲁学派及阿甘本的纳粹大屠杀种族创伤研究。本课程以教师教授并引领学生在课程中进行研讨的授课方式,着力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与批评意识,引领学生逐步了解并掌握跨学科研究方法,较系统地掌握创伤研究的理论、方法及学术演变脉络,并学会运用创伤理论分析文学文本,研究文学和文化中涉及的暴力及其导致的创伤。本研讨课要求学生至少完成一次口头报告,并积极参与研讨发言,完成一篇8000-13000字(中文)的研究论文。
5. 伊格尔顿研究
本课程旨在让学生较为深入地了解伊格尔顿批评理论和方法,在此个案研究基础上把握当代西方文学批评的发展、变化、走向、性质和特点,同时更好地认识西方学术传统和当代社会文化现实,从而形成自己的文学观、批评立场和方法论。伊格尔顿著作等身,几乎对所有人文议题乃至社会日常作了独到的剖析批判,因此成为读者观察英美及整个西方学术场景的特别重要的窗口。教学内容包括解读伊格尔顿的代表著作,把握伊格尔顿批评理论和方法的特色,通过伊格尔顿的视角认知当代西方文论及社会语境,能够对伊格尔顿本身的问题作出判断。课程采用教师讲解、学生报告和讨论相结合的授课方式;考核包括13000词左右的课程论文以及读书报告、课堂讨论与读书报告等环节。
6. 跨国主义美国文学
本课程从跨国的角度审视美国文学,考察美国民族文学的建构性和跨国性。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美国作为民族国家的跨国性起源和扩张主义话语,美国民族文学的跨国性起源,美国民族文学建构话语的跨国视野,美国民族文学史的建构性,盎格鲁-美国文学的跨国实践、跨国想象、跨国民族主义和跨国无意识,少数族裔美国文学跨国想象与美国民族主义观念之间的关系。本课程的阅读内容涉及美国民族文学建构的过程、流变、重要文献,神话—象征学派的主要著作,经典美国文学和少数族裔美国文学的代表作品。本课程重在研读,目的是培养学习者的学术研究能力,要求学习者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至少做两次具有针对性和学术意义的口头报告,并完成一篇10000-15000字的学术论文。
7. 爱尔兰文艺复兴与现代主义
本课程以爱尔兰文艺复兴为研究切入点,以五位英语文学巨匠为主要研究对象,分别是王尔德、萧伯纳、叶芝、乔伊斯和贝克特。本课程的内容和目标主要涉及以下三点:(一)帮助学生熟悉五位重要作家的主要作品和批评实践,并结合其研究兴趣选择一位深入研究对象;(二)探讨五位作家共同的爱尔兰背景对于深入理解他们的文学创作及相互之间的文学影响的关系;(三)探讨爱尔兰文艺复兴与欧洲现代主义的复杂关系。课程强调研究性和学术性,着重于研究方法和研究选题,采取教师讲授、学生报告和讨论相结合的授课方式。课程培养批评意识,提高独立思考能力,不仅通过作品了解评论发展与理论前沿,而且提升学术论文的撰写能力。课程要求至少一次口头报告,完成一篇中文8000字左右的研究性论文。
英美文论与文化研究
1. 美国电影研究
本课程旨在分析电影视听语言和镜头语法,让学生真正理解电影这门独立的艺术。通过讲解电影类型、电影导演和表演、以及电影技术和美学的嬗变,深刻解读美国电影工业与大众文化之间彼此的影响和相互的作用。运用不同的电影理论和视角,对美国电影史做一个系统的研究,以期让学生掌握分析电影文化与美学的方法和能力。课程进程以电影的诞生、片场制度、美国电影黄金时代、新好莱坞等话题为线索,分专题讨论电影艺术的批评方式。课程采取教师讲授、学生报告和讨论相结合的授课方式,要求学生精读阅读材料,考核要求配合影视作品的符号学分析,期末提交4500字以上的学期论文。
2. 西方文学传统研究
本课程旨在让研究生理解西方文学背后深厚博大的现实主义人文传统。中心论题是文学摹仿与历史意识形态的紧张关系中,理解再现与现实之间的关系。主要文本是奥尔巴赫的《摹仿论》,从荷马诗史、悲剧、到中世纪传奇、现代小说,从古希腊、罗马到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剖析文学形式在历史中不断与时代意识形态碰撞与冲突,并试图弥合现实不断崩溃而留下的缝隙,揭示现代性的危机与现代生活意义的缺失。课程采取教师讲授、学生报告和讨论相结合的授课方式,要求学生精读阅读材料,训练文学理论的科研能力。考核要求每位同学在学期内准备2-3次报告,期末提交5000字以上学期论文。
3. 英美短篇小说
本课程围绕自十九世纪以降英美文学史上十篇左右的短篇小说进行文本细读,借助文本分析来强化文学理论乃至于文化学说的批评介入方法,使得理论与文本的结合呈现出有理有据的融通状态。一方面培养学生对文本信息产生敏锐意识,另一方面注重培养学生产生问题意识,能够从看似极为平淡的文本表层发掘出不乏深刻的社会观照。与此同时,本课程还挑选出一两个被文学正典忽略的看似非主流的短篇小说,培养学生如何从边缘文本切入主流学术话语,实现批评路径上的开拓意识,做出具有创造性的文学研究成果。授课采用讲座与讨论的形式,要求学生细读文本,怀揣历史意识、问题意识及互文意识。考核方式包括课堂讨论与展示和5000字以上期末论文。
4. 文学认知
本课程聚焦于当下文学认知的总体发展图景,围绕文学认知研究的几个重要方向展开概述,使学生对文学认知在西方学术界的发展有一个总体印象;围绕认知科学与文学批评的嫁接方式进行批评的实证检验,了解认知科学的概念如何对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产生有意义的关联。本课程注重将传统的文本细读与前沿的认知科学理念相结合,不以文学文本为附庸,而是以文学文本为核心从内部揭示文学自身所业已包涵的认知科学理念。本课程采用讲座与讨论课的形式进行,要求学生注重文本细读、问题意识、创新思辨及学术对话与争论。课程考核方式包括课堂讨论与展示及5000字以上期末论文。
5. 文化研究:理论与实践
本课程旨在介绍文化研究的发展脉络,关注文化研究的核心概念、主要理论以及重点研究领域,帮助学生掌握文化研究的基本方法,将其自觉运用于批评实践。教学内容包括对文化、历史、阶级、性别、种族、时间、空间等文化研究核心议题进行有侧重点的讲解,挑选具有代表性的理论原著和实践案例进行深入讲解。课程采取教师讲授、学生报告和讨论相结合的授课方式。要求学生在仔细阅读文献的基础上,进行深入讨论,展开延伸思考。考核包括课堂主题发言、读书报告、以及期末论文等环节。
6. 英美小说文类研究
本课程旨在展现小说文类演进与其所承载的英美文学传统之间的密切联系,深化对英美小说文类多样性和丰富性的认识,提高对小说文类本文的阅读和阐释能力。教学内容以英美文学发展史为线索,根据具体授课内容,以哥特小说、成长小说、犯罪小说和科幻小说等典型文类和代表性文本为专题案例,涉及议题包括英美文学主要文类诞生的历史文化语境;各自的普遍范式和美学特征;在不同时代的范式变化;与其他文类的对话或杂糅等。课程采取教师讲授、学生报告和讨论相结合的授课方式。要求学生阅读相关文献,认真思考,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考核包括课堂主题发言;随堂练笔;期末论文等环节。
语言学
1. 文献评价与研究设计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通过定期汇报交流自己理论研读、文献评价,深刻领会最新领域发展成果,把握相关领域理论和方法发展前沿,并在此基础上深入交流、反思和改进各自课题设计(包括论文题目、文献综述、理论视角和研究方法等),增强问题意识,提升研究设计能力。内容包括相关领域最新成果的引介和自己课题进展汇报。课程形式为研讨会,以学生汇报,相互提问,教师点评为主,要求学生用心细读文献、为汇报、提问评价、参与讨论提早做好充分准备,不得马虎应付。课程考核结合平时准备投入、参与讨论、反思日志以及读书汇报等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2. 认知语言学
本课程旨在系统阐述认知语言学研究的基本理论、研究方法和热点话题,引导学生探究语言与认知的关系,以及如何从语言现象入手分析认知机制和如何从认知的角度阐释语言现象,帮助学生运用认知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对不同语言和文化进行分析。本课程的主要专题包括:认知语言学的哲学观,认知语言学的范畴观,认知语法和认知语义学,概念转喻和概念隐喻等。本课程以讲座形式为主,穿插课堂讨论、课外小组调研、课堂小组汇报等。要求选课学生按时出勤,完成指定阅读任务,积极参与堂上堂下的讨论和学术活动,按时提交课程论文(4000词左右)。
3. 功能语言学
本课程旨在向学生介绍功能语言学研究的概念、研究方法和热点话题。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语言的功能研究、元功能及其体认基础、经验功能、人际功能、语篇功能、词组与词群、小句与复杂小句、衔接与连贯、语境与语域及体裁、语法隐喻、概念隐喻与语法隐喻以及经验意义观等。课程以讲座形式为主,穿插课堂讨论、课外小组研讨、课堂小组汇报等活动;要求学生对功能语言学有全面深入的了解,学会从语言现象入手分析和解释语言的使用和功能,能够运用功能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分析和解释语言及其使用。考核包括6000英文单词或8000汉字左右的学术论文、课堂讨论和读书报告等。
4. 语用学研究前沿
本课程旨在研讨语用学各分支领域的前沿理论,主要涉及历史语用学、人际语用学、言语行为、(不)礼貌研究、实验语用学、跨文化语用学、文学语用学等,要求学生掌握语用学领域过去30年的发展脉络和当前的重要议题、方法以及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课程采取教师讲授、学生汇报和讨论相结合的授课方式,要求学生能够深入理解相关文献, 批判性地阅读、思考,从而系统地掌握语用学主要分支领域的知识结构和历史现状。课程考核的内容包括8000词左右的综述论文以及读书报告、课堂讨论与汇报等。
应用语言学必修课
1. 应用语言学前沿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系统性掌握应用语言学主要领域范围和议题、前沿问题和方法。教学内容包括三个模块:1)领域概述与批判(2讲),2)应用语言学视角下的外/二语教育(6讲),3)应用语言学发展前沿(4讲)。课程采取教师讲授、案例分析、学生独立阅读、课堂报告和讨论相结合的授课方式,要求学生应能够对国内外应用语言学的发展状况和主要脉络有深入、系统把握,特别是外/二语教育领域相关的核心议题、前沿问题和研究现状。课程考核方式包括读书笔记、课堂报告和课程论文(实证研究和批判性综述均可)。
2. 社会文化理论与外语教育
本课程旨在深入学习和讨论维果斯基的教育思想,学习核心概念(如中介、最近发展区、内化、调控、私语、内语、活动理论等),探究核心概念对教育,特别是外语教育的启示。课程采取教师讲授、学生汇报和讨论相结合的授课方式,要求学生掌握社会文化理论的核心概念,能够运用这些核心概念研究和解决外语教育相关问题。课程考核包括3000-5000词的英文课程论文、读书报告、课题汇报等部分。
应用语言学选修课
1. 研究方法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系统了解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研究的认识论基础、设计原则和方法与步骤,掌握实证研究(量化和质性)数据收集和分析的主要方法。教学内容包括量化研究部分包括问卷调查、实验研究和语料库研究,质性研究部分包括质性研究的认识论基础、人种志研究、现象图析法、个案研究法、叙事探究法和质性访谈的设计与实施。课程采用教师讲解、案例分析、课堂报告和讨论与学生小规模课题设计相结合的授课方式,要求学生掌握量化和质性研究的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能够批判性地分析和评价相关研究的研究设计和方法。课程考核方式包括平时练习成绩与课程期末论文成绩相结合。
2. 外语教材历史与研究方法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我国教材发展史,中外外语教材发展历史,同时掌握教材研究方法。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中外教材史、外语教材史、外语教材的研究方法。课程采用教师讲授、学生报告和讨论相结合的授课方式,要求学生阅读学术著作和期刊论文,参与课堂讨论和小组调研活动并撰写文献综述和期末论文等。课程考核方式包括口头汇报,阅读评论作业和期末论文。
区域国别研究必修课
美国研究
1. 美国研究经典阅读与分析
本课程引导学生研读经典作品,如布林克利的《美国史》、布尔斯廷的《美国人》、纳什的《美国人民》、保罗•约翰逊的《美国人的历史》、亨廷顿的《谁是美国人》、汉密尔顿、杰伊和麦迪逊合著的《联邦党人文集》、托马斯•索维尔的《美国种族简史》、帕特南的《我们的孩子》、张纯如的《美国华人史》、基辛格的《论中国》等,分析美国特质的三个来源:宗教、宪政和司法,理解美国的族群政治、女性主义和阶层固化。课程以讨论为主,考核方式为课程论文(5千字左右)。
2. 美国媒体与文化研究
本课程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视角探讨美国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历史与现状,考察媒体内容的生产与传播及其对美国社会、政治与全球的影响。另一方面,本课程注重媒体研究的社会文化理论学习以及跨学科研究方法训练,引导学生深入系统地阅读媒体与文化研究领域的经典文献,解剖经典研究案例,提高博士生的研究能力,并通过课程学习推进博士论文的选题与研究。考核包括课程论文及读书报告、课堂讨论等环节。
欧洲研究
1. 欧盟治理模式转型
本课程旨在引导学生就世界百年未有大变局下欧盟治理模式转型的前沿问题展开研究。内容包括欧盟民粹主义崛起,全球化与逆全球化思潮,全球化与区域化,欧盟内部成员国、国内社会之间的关系,欧盟未来国际角色及其对全球治理结构、全球地缘政治格局、全球秩序塑造的影响等。欧盟战后七十年统筹地区发展,形成了从和平到繁荣、安全的多层治理模式,其机构、法律、制度层面的经验和教训值得研究,课程要求学生通过具体案例研究从理论和实践层面深入理解欧盟独特的治理模式在当前大变局和多重危机下出现的调整与转型这一性问题。考核包括课程论文以及读书报告、课堂讨论与报告等环节。
2. 英国政治前沿研究
本课程旨在深入理解世界百年变局和英国脱欧背景下,英国政治出现的转型趋势及其对英国的国家身份产生的持久深刻影响,为认识全球化、地区一体化背景下民族国家的身份变迁提供了重要的经验事实。课程内容包括英国与欧盟关系的历史,国家身份的欧洲化和疑欧主义的崛起,英国国家身份的演变,及其在议会主权原则、政治经济与社会共识、政党政治、中央与地方关系、新的欧洲与全球角色定位等层面带来的制度、观念上的变迁,要求学生通过案例研究追追踪与剖析英国政治发展新趋势。考核包括课程论文以及读书报告、课堂讨论与报告等环节。
主要英语国家国际发展研究
1. 国际发展研究:理论、方法、案例
国际发展研究针对的是复合性政策问题,即主要由中间变量(interdependent elements)构成。中间变量指的是政策中未知因素或随着时间、情境等条件可发生变化且变化难以预测的各种相互交错的因素。更为复杂的是政策中某一个维度发生变化就会促发不利的或难以预判的政策失灵。以此为背景,本课程聚焦国际发展研究的主要理论依据,通过案例分析介绍当前国际发展研究的主流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理论联系实际,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国际发展研究的目的、逻辑,掌握相关研究路径。 课程考核主要包括读书报告、课堂讨论、研究报告等。
2. 国际发展前沿研究
百年变局亟待创新前瞻性、策略性研究的框架与技术路线。以此为背景,本课程旨在运用国际发展研究的前沿技术方法,以国际冲突与合作的热点问题为案例,理论联系实际,帮助学生深化对国际发展研究的认知,提升方法运用能力。课程考核主要包括读书报告、课堂讨论、研究报告等。
3. 历史上的大国关系
中国高度重视构建新型大国关系。以此为背景,本课程旨在通过历史和历史研究方法针对人类发展过程中的权力转移的关键节点,总结所提出的代表性策略并进行批判性研究。课程主要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聚焦加拿大等国家的代表性实践,重点围绕三个任务:凝炼权力转移的代表性理论与实施效果;大国关系的东西方比较;新时期大国关系的前景与挑战。要求学生阅读相关经典文献。课程考核主要包括读书报告、课堂讨论、小组报告等。
区域国别研究选修课
美国研究
1. 美国历史研究
本课程通过研读美国早期历史,培养学生的历史视角和分析能力。通过对美国早期史的研读,使学生对早期殖民,独立战争,新国家的建立与扩展,内战与重建,以及工业化过程有一个基本了解。授课方式以教师讲授为主,辅以阅读和讨论。学生需参与课堂讨论、撰写读书评论并提交论文。
2. 国际政治经济学
本课程旨在通过对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和政策的学习,掌握国际与市场的关系,以及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各国由此发生的经济关系所导致的政治后果,掌握分析国家与市场之间的现实问题的方法和基本思路。课程以讨论为主,考核方式为课程论文(5千字左右)。
欧洲研究
欧洲联合的观念与实践
本课程旨在从思想史和具体政策领域演变两个维度探讨欧洲一体化的历史进程、思想逻辑和发展限度,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欧洲一体化之父莫内、哈贝马斯、哈斯等思想家的著作,深入思考前无古人的欧洲一体化实践背后的思想渊源及其对全球化时代人类应对共同挑战的启示意义;追踪欧洲一体化的最新发展和相关学科的新成果,关注欧盟多重危机、欧盟资本主义模式的未来、俄乌冲突的影响、中欧关系的走向等前沿问题。要求学生能够采取跨学科的研究方法,运用哲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律等学科的基本工具分析欧洲一体化的实践。课程考核主要包括读书报告、课堂讨论、小组报告等。
主要英语国家国际发展研究
1. 政府与国际组织专报写作
国际化人才培养需要以扎实的技能为根基。以此为背景,本课程聚焦政府与国际组织的核心类别专题报告写作,通过大量丰富的一手资料,按照国际化规范,培养学生的专题研究能力和专项写作技巧。本课程主要采用小组练习、独立政策要报写作、政策简报写作、政策建议写作等任务,帮助学生体会和鉴别国际化专报写作的逻辑、规范和评价指标。课程考核主要包括读书报告、专题写作、小组报告等。
2. 加拿大多元文化研究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了解并凝练文化最大公约数。以此为背景,本课程聚焦由加拿大首倡并纳入宪法的多元文化理念,旨在从历史的视角全面分析加拿大多元文化的建构过程,所经历的政策讨论与研判以及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实施效果。本课程主要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围绕三个主要问题:加拿大多元文化主义的理论基础与演进;加拿大多元文化主义的政策实践经验与挑战;加拿大多元文化主义的国际比较。课程考核主要包括读书报告、课堂讨论、小组报告等。
【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
(一)基础理论课
区域国别学:历史、理论与议题
本课程旨在梳理区域国别学的历史和理论,理解其交叉学科的特点和研究方法。课程内容包括学科历史与理论、世界主要区域研究议题两个模块。前者探讨中国区域国别研究理论,外国语言文学、政治学、历史学、管理科学与工程、数据科学等学科有关区域国别研究、全球化与全球治理研究的理论和方法,中外区域国别研究发展的学术史等问题。世界主要区域研究议题讨论北美、欧洲、俄罗斯中亚东欧、东亚、西亚、南亚、大洋洲、非洲、拉美等区域及其主要国家研究的主要特点与前沿问题。课程采取教师讲授和讨论相结合的授课方式;要求学生阅读相关领域的经典著作,参与讨论。考核包括课程论文以及读书报告、课堂讨论与报告等环节。
(二)专业必修课
1. 政治研究理论
本课程旨在介绍国际关系领域和比较政治领域的基本理论,增强学生的理论素养,使其能运用相关理论更深刻地理解和分析国际和国内热点问题。主要内容包括国际关系和比较政治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当前比较主流的国际关系理论,如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建构主义、英国学派和女性主义,用于分析中国外交政策和中美、中英、中澳、中加等双边关系;第二部分主要聚焦比较政治的基本理论、政治文化、民主国家、威权国家、选举与公投、政党和欧盟等。课程采用教师讲授、学生课堂报告及讨论等方式。要求学生阅读文献资料,参与课堂讨论,学会运用相关理论分析国际和国内热点问题。考核方式包括3-4篇读书报告,一篇3000字的研究计划,课堂讨论、课堂报告等。
2. 文化理论与文化研究
本课程旨在向学生介绍当代西方文化理论中的主要理论和议题,使其初步掌握一定的理论视角和分析思路,并能在分析对象国社会文化现象中加以运用。教学内容包括文化现象意义的诠释、编码与解码、文化表征、受众分析、全球化与全球地方化、性别呈现、后殖民主义理论以及其他因素对文化现象的影响等。课程采取教师讲授、学生课堂报告及师生讨论的授课方式,要求学生掌握批判性思维,能对文化理论的基本概念有所了解,并能结合具体国家的社会文化案例分析加以运用。考核包括3000词左右的课程论文、课堂汇报及讨论等环节。
3. 现代英国政治史
本课程旨在从历史学、政治学和国际关系学等多重视角帮助学生宏观把握自维多利亚女王登基(1837年)以来的英国历史发展进程。正是在维多利亚女王统治时期,大英帝国步入巅峰时期。作为第一个工业化国家、第一个现代民族国家和第一个全球性霸权国,英国在世界历史进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教学内容包括:英国君主、英国首相、英国议会(下议院与上议院)、英国政党(保守党、工党和自由党)、大英帝国、中英关系、英美关系和英欧关系。通过对这八个专题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全面了解历史上英国内政与外交的演变。考核方式包括课堂报告、课堂讨论、3000字左右的课程论文等环节。
4. 英国宪法与政治
本课程旨在厘清英国宪法的历史发展脉络及其背后的思想渊源,探讨英国宪法安排与英国当代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教学内容包括:宪法学基本原理、英国宪政的历史及思想、英国宪法的基本原则、国家机关(王室、议会、政府、法院等)的职能与相互关系、英国权力下放制度、苏格兰/威尔士/北爱尔兰问题的发展、国家与公民间的关系、欧洲一体化对英国宪法制度的影响等。课程采取教师讲授、学生报告和讨论相结合的授课方式;要求学生理解英国有关宪法性法律和判例、英国宪法与政治的关系,具备分析有关宪法和政治问题的能力。考核包括3000词左右的课程论文以及读书报告、课堂讨论与报告等环节。
5. 爱尔兰政治与外交
本课程旨在厘清爱尔兰政治体制,分析爱尔兰对外政策的历史沿革、主要特征及当代面临的挑战。教学内容包含爱尔兰政治和对外政策两部分。国内政治部分重点考察其政治思想渊源、政府组织形式(宪法、议会、总统、政府等机构及其相互关系)、公共政策、政治参与等。对外政策部分重点探讨在全球化和欧洲一体化背景下爱尔兰中立政策的演变、爱英关系、爱尔兰与欧洲一体化、爱美关系、爱中关系和爱尔兰与国际组织的关系等专题。以教师讲授和学生报告、讨论相结合的方式授课。要求学生充分阅读有关文献,在教师指导下,以小组为单位,加强自我研究、查阅文献的能力。考核包括3000词左右的课程论文以及读书报告、课堂讨论与报告等环节。
6. 欧盟治理模式转型
本课程旨在引导学生就世界百年未有大变局下欧盟治理模式转型的前沿问题展开研究。内容包括欧盟民粹主义崛起,全球化与逆全球化思潮,全球化与区域化,欧盟内部成员国、国内社会之间的关系,欧盟未来国际角色及其对全球治理结构、全球地缘政治格局、全球秩序塑造的影响等。欧盟战后七十年统筹地区发展,形成了从和平到繁荣、安全的多层治理模式,其机构、法律、制度层面的经验和教训值得研究,课程要求学生通过具体案例研究从理论和实践层面深入理解欧盟独特的治理模式在当前大变局和多重危机下出现的调整与转型这一性问题。考核包括课程论文以及读书报告、课堂讨论与报告等环节。
7. 英国政治前沿研究
本课程旨在深入理解世界百年变局和英国脱欧背景下,英国政治出现的转型趋势及其对英国的国家身份产生的持久深刻影响,为认识全球化、地区一体化背景下民族国家的身份变迁提供了重要的经验事实。课程内容包括英国与欧盟关系的历史,国家身份的欧洲化和疑欧主义的崛起,英国国家身份的演变,及其在议会主权原则、政治经济与社会共识、政党政治、中央与地方关系、新的欧洲与全球角色定位等层面带来的制度、观念上的变迁,要求学生通过案例研究追追踪与剖析英国政治发展新趋势。考核包括课程论文以及读书报告、课堂讨论与报告等环节。
(三)选修课
1. 当代英国社会
本课程旨在运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当代英国社会的性质、特点、变化以及主要议题。教学内容包括:当代社会学主要理论流派,包括马克思主义冲突理论、孔德和涂尔干等人的功能主义理论、以及强调个人因素和心理感受的社会互动理论等;主要社会学研究方法,包括实验调查、问卷及访谈调查、田野调查与个案研究、以及间接研究等;当代英国社会的主要研究议题,包括政治特点、经济结构、阶级分野、性别关系、种族关系、家庭关系、教育制度、大众媒体、宗教信仰等。课程采取教师讲授、学生报告和课堂讨论相结合的授课方式。考核包括课堂报告、课堂讨论、读书报告以及一篇3000词左右的课程论文等环节。
2. 战后英国外交
本课程主要从国际关系史和国际关系理论的角度阐述二战结束以来英国外交政策的发展脉络,帮助学生理解英国如何在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下积极调整其外交定位以继续其大国抱负。教学内容包括:英国外交决策机制、冷战期间的英国外交政策、新工党与英国外交政策、21世纪保守党与英国外交政策、英国外交政策与中英关系、英国外交政策与英美特殊关系、英国外交政策与英欧关系。考核方式包括课堂报告、课堂讨论、课程论文(3000字左右)等环节。
3. 欧洲一体化的历史与政策
本课程旨在运用人文和社会科学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分析欧洲一体化的实践,探究欧盟内外政策的特性,思考欧盟的实践对国家、地区和全球治理的影响。教学内容包括:以欧盟条约的演变为线索回溯欧洲一体化演变的历史,涉及从战后欧洲重建到《里斯本条约》的签署、欧盟当前面临的多重危机等;分析欧盟的主要政策和当前面临的挑战,关注欧盟的国际角色尤其是它与中国、美国、英国、俄罗斯等国家的关系。课程采取教师讲授、学生报告和讨论相结合的授课方式;要求学生能够理解欧洲一体化的理论和历史, 独立分析欧盟的政策实践,为解决有关欧盟及其国际行为的实际问题做好准备。考核包括3000词左右的课程论文以及读书报告、课堂讨论与报告等环节。
4. 英国研究前沿专题
本课程旨在通过英国研究领域出现的新问题、新理论、新范式的讨论,加深对当前大变局下英国国家身份建构和转型的认识,为深入研究了理解英国提供知识背景和分析框架。教学内容将就英国脱欧的中长期影响、新冠肺炎疫情的挑战、英国国际角色定位的变化、英国保守主义的新特征、工党的道路选择、英国民族问题的新发展等进行专题研究。以教师讲授和学生报告、讨论相结合的方式授课。要求学生注重文献阅读,对重要事件和理论发展分组搜集资料、深入研讨。考核包括两次读书报告和一篇3000词左右的论文。
5. 爱尔兰史
本课程旨在为爱尔兰研究专业学生全面展现爱尔兰从古代经过中世纪、近代直至现代的几千年历史,以使学生加深对爱尔兰历史的理解以及今日爱尔兰的主要政治问题的历史来源。教学内容包括:爱尔兰的地理与史前史、早期爱尔兰社会、爱尔兰中世纪前期的“黄金时代”与维京入侵时期、诺曼—英格兰统治时期、都铎征服时期、17-18世纪爱尔兰,之后着重讲授19-20世纪英爱合并时期的爱尔兰和1922年以来爱尔兰民族独立与南北分治时期的历史。课程采取教师讲授、学生报告和讨论相结合的授课方式;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历史学的思维方式与研究方法。考核包括3000词左右的期中读书报告与3000词左右的期末论文各一篇、课堂讨论与报告等环节。